应当看具体情形,如果签合同使用的名字与 身份证 记载的名字不相符,但合同中使用的名字能够被一般人识别是你本人、或者是你经常使用的名字,那么该合同仍然是有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6-09 11:59
只有欠款人的姓名可以起诉,但是当事人还应当收集其他可以证明借款事实存在的证据,起诉的条件为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
2022-09-01 15:35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签订合同有效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缺少这个条件就会使得当事人所签订的该合同一方属于无效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8-09 17:17
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签订合同有效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缺少这个条件就会使得当事人所签订的该合同一方属于无效的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2-09-13 15:34
借款方有权让欠款方提供真实姓名。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因为经济紧张所以找别人借钱,大家都知道借钱的话是一定要按时还钱的,而且双方应该要签订借款合同,这个是很重要的,订立借款合同时,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人的要求提供有关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贷款人提供的情况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借款人资格有关的基本情况。比如,作为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的借款人是否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借款人是自然人的,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时,还需要借款人提供有关产品和生产经营方面的材料,以便于贷款人确定借款人生产的产品是否具有市场、生产经营是否有效益,能否做到不挪用所借资金等。二是借款人财务状况的真实情况。借款人可以按照贷款人的要求,如实提供所有的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使贷款人全面充分地了解借款人实际账面资金的运作情况,以便贷款人能判断借款人偿还借款的能力。借款人还应当提供财政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核准的上年度财务报告,使贷款人了解即期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从而在总体上把握借款人的经营和资信状况,保障借款的安全。
2023-06-07 11:37
欠条的名字是假的可以通过收集其他的证据,如给对方转账的转账记录,做笔迹鉴定等来确定对方的身份。对方以此为由拒绝偿还欠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权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