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行仲裁的纠纷是:1、主体为具有平等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纠纷类型,合同纠纷与其他财产权益纠纷;3、产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基于自愿原则,已经达成了仲裁协议;4、婚姻、收养、监护以及扶养、继承纠纷与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进行仲裁。前述所阐明的仲裁协议,如果当事人间没有达成仲裁协议,而当事人一方直接去申请仲裁,那么此时是不予仲裁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023-06-02 11:09
医疗事故纠纷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在接诊运输、护理治疗诊疗等活动程序中,治疗态度消极、延误时机,告知错误,误诊漏诊、弄虚作假错误干预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智力、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或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了病情加重或死亡所产生的生命财产有额外损失而引发的纠纷。
2024-09-09 10:57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我国劳动仲裁调解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一年,所以离职满一个月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要收集足够的证据。劳动争议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2024-12-27 15:22
可以起诉,但是没有必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仲裁时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2025-01-10 14:16
可以。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要一次性结清劳动者工资,如果不结清工资的,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应当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03 16:07
不可以。
法律规定,离婚手续应在户口所在地办理。但是有的夫妻常年居住在异地生活工作,感情不和离婚时,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在被告方居住满一年或一年以上的所在地进行起诉离婚。也可在双方居住满一年的证明,在异地办理离婚手续。但是在异地只能是起诉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