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一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干预他人自由使用、改变自己姓名;2、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盗用他人姓名,为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以他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3、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他人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法律依据: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022-11-03 10:29
我国法律的作用体现在:
一、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包括确定的指引、有选择的指引。确定指引一般是规定义务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有选择的指引一般是规定权利的规范所具有的作用。
(2)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
(3)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
(4)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
(5)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
二、社会作用
(1)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整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和同盟者之间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关系。
(2)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
2022-08-11 16:00
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三)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四)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六)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状况、身心健康状况等受到歧视。
2021-12-18 18:28
所谓道德义务,可以拆分成两个词语:“道德”与“义务”。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和规范自己的一种行为准则。而义务就是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应尽的道德责任。
道德义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道德义务的精神性、道德义务的自觉性、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无产阶级的道德义务,是根据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的道德义务要求把履行对阶级、民族、国家的义务放在首位。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道德义务不只是外在的要求和职责,更重要的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的内心需要和高度自觉。
2023-03-13 16:32
表现在队军人配偶的保护和离婚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在离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对此规定作出司法解释,指出:双方都是军人的离婚案件或者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应先经当事人所在部队政治机关审查、调解,无效时再由部队政治机关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1)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的,须经军人同意;(2)如军人不同意,而且原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较好,非军人一方又无重要、正当理由的,应对非军人一方进行说服,教育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调解或判决不准离婚;(3)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或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婚姻已不能继续维持的,经调解和好无效,应当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向军人做好思想工作,调解或判决准予离婚。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2-08-30 15:39
1、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
2、盗用他人姓名。盗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求不正当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