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有时间限制。一般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自得知自己权益受侵害起三年以内,但是对于超过20年,才提出诉讼,法院不会受理诉讼请求。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事诉讼流程是什么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6、法庭辩论;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8、判决宣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第一百九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条 【对法定代理人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2022-09-29 10:59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多长时间开庭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多长时间开庭没有规定。但是民诉法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做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022-08-11 14:33
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不调解的情况下,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民诉法解释》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2023-06-19 16:22
2023-06-07 09:29
中介费纠纷可以向中介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工商所或房管部门投诉处理,工商局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协调通知结果;投诉协商未能解决纠纷的应以合同中指定的仲裁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直接向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8-10 17:04
到了当事人被法院起诉书短信,一种情况说明是有人故意败坏当事人的名声,对当事人进行恶意人身攻击。这是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发信息人的一切法律责任造成了当事人民事损失的,当事人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另一种情况是原告起诉的时候填写的你本人的电话。因为法院是照着《送达当事人地址确认书》或者原告提供的信息,填写的电话发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