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后提出的证据人民法院不组织质证,但如果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2023-05-08 16:37
2025-03-17 16:43
当劳动仲裁案件进入法庭审理阶段之后,我们会依照以下程序进行:
首先由审判长宣布开庭时间以及地点,随后对出席庭审的当事人及代理人进行确认;接下来,再由书记员宣读开庭纪律事项;在此期间,依法告知当事人本次案件的基本情况;紧接着,由仲裁庭的主持人引导各方当事人有序地开展各自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环节;最后,在仲裁庭的主持与协助之下,各方当事人可选择是否接受调解或直接做出仲裁裁决。
2022-09-24 16:35
一般来说,劳动仲裁调解是在开庭后,裁决做出前进行的。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2022-08-10 16:31
一般来说,劳动仲裁调解是在开庭后,裁决做出前进行的。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2023-06-14 10:36
民事借贷在开庭时进行了调解,最后给出了调解书,请问这是一审吗?
民间借贷开庭之前应该调解,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及时判决。调解应当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