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可以代持,所签订的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那么私募基金代持是合法的。
所谓的“股份代持协议”就是股东将自己的股份以其他股东名义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同时与名义股东签订协议确认股份的实际持有人为未登记的股东,这种现象被称为股份代持,双方的股份确认协议就是“股份代持协议”。对代持股份的,目前的公司法规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当初产生代持股份的现象主要是在改制时突破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不得超过50人的限制规定,帮助职工拥有单位股份,故而采取了“职工持股会”类型的代持方式,但法律对此并没有明确的处理规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4修正)》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2-08-10 09:45
代持协议合法,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往往仅通过一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根据《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1-03-09 16:58
代持法人合法,但存在法律风险。
代持法人是接受委托的代持股人,它并不是真正的出资人。真实出资人并不参加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出资人的股东权利包括经营管理权、表决权、分红权、增资优先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等一系列的权利实际上都是由代持股人行使,存在巨大风险。
2022-08-12 11:28
私募股权合法。私募股权是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一种投资方式。公司非公开交易股权的,应当遵守法律规定。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次发行的同种类股票,每股的发行条件和价格应当相同。
2022-09-20 17:01
房产代持协议是否合法,法律目前并未明确规定。
所谓房屋代持,一般是指不符合购房政策或不愿意出面的购房者(实际出资人),借符合购房条件者(名义产权人)的名义,由自己出资购房,在房地产权簿上登记名义产权人的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名买房。目前我国法律暂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在实践中,部分法院以指导意见的形式附条件地认可了这种房屋代持行为,但底线是不能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比如不能借名购买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保障住房。
2022-08-09 14:29
房产代持协议是否有效得根据实际情况审查。因不符合购房条件,为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代持的,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如果没有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应被认定为有效。“房屋代持”,一般是指不符合购房政策或不愿意出面的购房者,借符合购房条件者的名义,由自己出资购房,在房地产权簿上登记名义产权人的行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名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