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房屋出卖人欺诈购房者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购房者应当返还房屋,出卖人应当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5-04-18 17:11
出卖人冒充权属人且没有得到权属人追认的房屋买卖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因为有效合同必须具备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能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因为效力待定合同属于当事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2022-08-12 16:33
一、如果没有造成损失或者对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可以选择不追究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如果已经造成损失或者以后可能会有影响,已经造成损失且有证据证明的,可以报案,让公安机关和公诉机关来处理,如果暂未造成损失但以后会有损失或影响的,可以以民事纠纷起诉或请专业律师介入。
2022-08-12 17:15
可以根据双方的约定确定交付房屋的时间,当事人可以约定交付日期或者交付期间。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交付标的物。约定交付期间的,出卖人可以在该交付期间内的任何时间交付。
2022-10-21 16:49
“构成合同欺诈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权,也可以报警处理。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8-09 16:00
民事欺诈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此外,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它属于民事范畴,不同于刑事的诈骗罪,所以不会坐牢,但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需要承担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