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转让协议必须写明债务转让方、受让方、债权人的主体信息,所负债务金额、举债时间,并约定生效时间、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
债务人进行债务转让只要债权人同意则是合法的,但对于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不得随意转让,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转让无效。
债务转让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债务自始无效或者承担时已经消灭的,即使当事人就此订有债务转移合同,也不发生效力。
第二是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如与特定债务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联系的债务,需要债务人亲自履行,不得转让;当事人特别约定不能移转的债务以及不作为义务只能由约定或特定的当事人承担,不能转让给他人。
第三是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
第四是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一条 【债务转移】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 【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2022-08-10 11:49
欠款人无力偿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也就是说债务人有多少个人财产可供执行,债权人就拿多少。
2022-08-09 17:14
如果不签订三方协议的话,毕业时档案被打回原籍,一旦过了规定的择业期,就会丢失干部身份。再者对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来说,签订三方协议也是一种保障,保证学生毕业后可以并且会去该单位。如果没有签订三方,用人单位到时候可以说不想要你就直接把你踢走了,这会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权益。
2022-11-25 11:11
二者区别是三方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三方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就业协议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2022-08-12 13:32
三方协议的三方分别指的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印制的,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进行工作的大学生由于不具备劳动者的身份,在我国进行工作时需要和用人单位签订相关的三方协议,由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管理。
2022-09-20 11:35
三方协议的好处就是对应届毕业生会有一定工作上的保障,也会让学校在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上数量增加。
一般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签订三方合同,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接收单位,那么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在不同的省份可以保持2-3年。
其次,随便签署三方协议也有可能对以后的考公或者考编的政审有所影响。
如果学生迫于学校的催促,随便乱签、假签,在未来的公务员政审环节很可能会被发现造假行为,学生也会因此影响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