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如果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借条的有效期与还款时间有关,如果借条中约定了还钱时间,那么自还款日期的次日起,借条的有效期为2年;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时间,则借条的有效期最长为20年。超过有效期,贷款人丧失的只是胜诉权,而不是实体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三十五条 巡回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需要进行巡回审理,就地办案。
2022-08-19 16:26
欠款超过2年仍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内。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的规定,债权债务纠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欠款超过两年,债权人应尽快提起诉讼。
2024-12-18 09:55
诉讼时效3年和20年区别为:
1、起算点不同,诉讼时效3年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而20年是从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
2、含义不同,诉讼时效3年是普通诉讼时效,而20年是最长权利保护期间。
2022-08-09 15:02
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1-12-21 09:15
过了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一般仍然是会受理的,但是以下案件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抚恤金。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8-09 17:02
过了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一般仍然是会受理的,但是以下案件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抚恤金。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