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和民法的关系为:
1.从法律体系上看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是各部门法的基础,各部门法都应当以宪法为立法依据,都不得与宪法相冲突。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属于母法,民法是其子法,根据宪法产生、完善。
2.从法律位阶看
从法律位阶来看,宪法与民法属于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民法的上位法,而民法是宪法的下位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022-09-23 14:53
民法典和刑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因同一个行为可能同时会造成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该主体承担刑事责任后人仍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表明,同一种行为受到民法的约束同时又受到刑事法律的约束。例如,同时故意伤害的故意对相对人造成伤害。侵权行为本身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侵权行为产生新的债权。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一方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侵权行为超过法律规定的界限,就形成刑事责任,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2022-08-08 17:01
宪法与公民具有密切的联系,宪法就在公民身边,时时刻刻衡量着每个公民的行为是否合法。一般而言,宪法是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的:
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2022-03-28 09:18
宪法与公民具有密切的联系,宪法就在公民身边,时时刻刻衡量着每个公民的行为是否合法。一般而言,宪法是通过三种方式规范公民行为的:
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
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
宪法是全体公民根本的活动准则。因此,我们每个公民要经常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规范,自觉遵守宪法。
2022-08-11 14:43
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我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022-11-23 09:54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区别:1、概念不同
柔性宪法是指在修改程序上和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
刚性宪法是“柔性宪法”的对称。刚性宪法是指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其效力高于普通法律的宪法。
2、代表国家不同
美国宪法是刚性宪法的代表,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刚性宪法。我国宪法也属刚性宪法。
以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的分类标准来考察世界各国宪法,英国的宪法属于典型的柔性宪法。
3、组成结构不同
柔性宪法的法律体系中不存在一部统一的、正式的宪法法典,他的宪法是由很多部普通法律文件和一些宪法判例、宪法惯例组成的。
不成文宪法属于柔性宪法,因为没有统一的宪法典,宪法规范体现在普通法律或宪法惯例中,也就不需要特别的修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