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之后、作出判决之前,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执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诉中财产保全的流程为:
1.申请:申请诉讼保全的当事人一般采用书面方式,提交申请书。
2.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在作出裁定时,没有必要作调查,但必须对当事人的申请认真进行审查。
3.担保:诉讼中的保全,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即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在这里有裁量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零一条 诉前财产保全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2024-08-22 11:05
1、不一定。法律文书生效后,进入执行程序前,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要求提供担保。
2、在诉讼的过程中,原告担心自己没有提起财产保全,对方将财产偷偷转移走,这样自己就算胜诉,也不一定能够拿到属于自己的钱。
2022-08-19 14:19
诉讼中财产保全不一定要提供担保。比如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遭遇家庭暴力且经济困难的、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涉及损害赔偿的、因见义勇为遭受侵害请求损害赔偿的、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发生保全错误可能性较小的、追索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等。
2021-02-27 15:0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促使措施。
2022-09-22 11:50
1、提供财产线索
申请人在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前,应当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名下明确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有明确的开户行、户名、账号);房地产(有明确的地址和权利人名称,最好有相关的权利凭证复印件);车辆(明确的车牌号和车主姓名)等其他财产线索,只有申请人掌握被申请人足够的财产线索时,才能有选择的要求法院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法院才会受理诉讼保全申请,并按申请人的要求查封、扣押或冻结被申请人的财产,防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变卖财产。
2025-03-30 17:36
关于诉前保全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申请、担保、裁定以及解除与赔偿等,详细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是申请环节:
在案件尚未进入审理阶段之时,利害关係人便须向受诉法院提交申请。
然而,在提出申请之前,请务必准备好相关材料,例如,完备的保全申请表格;原告(请求方)及被告(被请求方)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保全保涵。
值得注意的是,保全保涵须经保险公司出具,亦可用一键保全平台提出申请,从而获取保障。
当法院受理申请并做出保全裁定时,申请人若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则裁定保全会自动失效。
其次是担保环节:
法庭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若其无法提供有效担保,则申请将被驳回。
担保财产既可是现金形式,亦可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