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的;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或者不是同一法律事实的情形下,公安还是应当立案侦查。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额规定,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一)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的;(二)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属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侦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中止审理或撤销判决、裁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 “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一)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的;(二)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
《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三条 “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如果不属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可以直接立案侦查,但不得以刑事立案为由要求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中止审理或撤销判决、裁定。”
2022-09-14 15:10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的意思指的就是法院对于案件的最后一级的审判。
终审判决是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判决。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
对一审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级法院上诉,开启二审程序。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时,可提起再审(我国称为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有三种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三种。
2022-08-22 15:42
如果你没有新的事实,经过法院申理的案件,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因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最终权利还在法院,需要院对事件进行最终定性。法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一事不再理原则。如果你没有新的事实,那么属于同一事项,法院不会进行审判了。
2022-08-11 10:55
终审判决书生效时间是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的时候。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执行两审终审制。所谓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结束的审判制度。
也就是说,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宣判的判决、裁定,尚不能立即产生法律效力,而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上诉或抗诉,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判,立即产生法律效力,但是:
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执行两审终审制,但是,依照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崔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
2022-08-10 09:26
对终审判决不服可采取以下办法解决:
1.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2.向检察院申请抗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
3.向人大信访部门进行反映。
2022-08-12 14:22
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院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法律裁判结果对被告人采取的强制行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按照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被申请执行人完成指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