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是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刑后民原则是指在一个案件中,出现可能同时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的情况时,应当优先审理刑事法律关系。一案不两立是指一个案件通过立案后就进入诉讼程序,就不可能再次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批复如下:人民法院依据原告起诉时所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当要求原告补充材料。原告因客观原因不能补充或者依据原告补充的材料仍不能确定被告住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向被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人民法院不得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被告住址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终结诉讼。因有关部门不准许当事人自行查询其他当事人的住址信息,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查询的,人民法院应当依原告的申请予以查询。原告在起诉过程中提供详细准确的被告资料对于法院及时送达,通知应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原告提供的信息不确切,人民法院不得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被告住址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终结诉讼。而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公告送达等)予以送达,同时如果原告因客观情况无法提供被告信息的,法院可依申请予以查询。这样就充分保障了原告的利益,避免被告逃避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 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2022-08-10 16:03
依据是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刑后民原则是指在一个案件中,出现可能同时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的情况时,应当优先审理刑事法律关系。一案不两立是指一个案件通过立案后就进入诉讼程序,就不可能再次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批复如下:人民法院依据原告起诉时所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当要求原告补充材料。原告因客观原因不能补充或者依据原告补充的材料仍不能确定被告住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向被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人民法院不得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被告住址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终结诉讼。因有关部门不准许当事人自行查询其他当事人的住址信息,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请查询的,人民法院应当依原告的申请予以查询。原告在起诉过程中提供详细准确的被告资料对于法院及时送达,通知应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原告提供的信息不确切,人民法院不得仅以原告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被告住址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或者裁定终结诉讼。而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公告送达等)予以送达,同时如果原告因客观情况无法提供被告信息的,法院可依申请予以查询。这样就充分保障了原告的利益,避免被告逃避责任。
2022-08-10 16:03
一诉只审一个法律关系的原则的法律渊源,应当是《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法院进行立案的过程中,会对原告起诉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分类,确定争议的事情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案由确定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法律关系的审查和判决。
诉是民事争议发生时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关于解决争议的请求,相当于诉讼请求,而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是实体法律关系,即诉讼标地,当事人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那么一个诉当然可以审理许多个法律关系了。
2022-08-11 11:35
一诉只审一个法律关系的原则的法律渊源,应当是《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在法院进行立案的过程中,会对原告起诉涉及的法律关系进行分类,确定争议的事情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法院会根据案由确定的法律关系的性质,进行法律关系的审查和判决。
诉是民事争议发生时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关于解决争议的请求,相当于诉讼请求,而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是实体法律关系,即诉讼标地,当事人可以增加,变更诉讼请求,那么一个诉当然可以审理许多个法律关系了。
2024-04-20 13:49
一案不二审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诉讼法规则,同时也被世界各个主要国家的诉讼法律所公认和确立为一项基础性原则。
具体到“一事不再理”的含义,它强调的是,在实际案件中,当事人不能对同一事务或同一法律关系进行两次诉讼活动;同样地,针对法院而言,只要对原有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法律关系已做出有效裁判的案件,那么当再有相似事件出现时,不得再次对相同问题作出裁决。
2022-09-09 11:47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以免造成更严重影响。结合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因存在传染性,很多地方政府发布了公共场所应当佩戴口罩的规定。
因此,在新冠肺炎爆发流行期间,拒不戴口罩的,是违法行为。
作为公民应当遵守规定,这是法定的义务。在重大疫情的防控下,个人不遵守行政机关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发布的隔离、封闭规定,违规情节严重者可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