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开,但不是所有的不起诉案件都要开听证会。
对于下列拟作不批捕、不起诉的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可以进行公开听证:
(一)被害人不谅解、不同意从宽处理的;
(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有必要向社会释法介绍案件情况的;
(三)当事人多次涉诉信访,引发的社会矛盾尚未化解的;
(四)食品、医疗、教育、环境等领域与民生密切相关,公开听证有利于宣扬法治、促进社会综合治理的;
(五)具有一定典型性,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的。
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按照规定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对公开听证的认罪认罚案件,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听取人民监督员对案件事实、证据认定和案件处理的意见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 对于下列拟作不批捕、不起诉的认罪认罚从宽案件,可以进行公开听证: (一)被害人不谅解、不同意从宽处理的; (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有必要向社会释法介绍案件情况的; (三)当事人多次涉诉信访,引发的社会矛盾尚未化解的; (四)食品、医疗、教育、环境等领域与民生密切相关,公开听证有利于宣扬法治、促进社会综合治理的; (五)具有一定典型性,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的。 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按照规定接受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对公开听证的认罪认罚案件,可以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听取人民监督员对案件事实、证据认定和案件处理的意见。
2024-12-13 15:53
检察院开听证会,与不予起诉关系不大。检察院不予起诉意味着当事人可能有罪,但因为情节轻微等特殊情况,因此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需要核实评估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是否具有社会帮教条件的,可以召开听证会。
2022-09-02 14:29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说明,积极配合。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较重罪行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30%。因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50%。
2022-08-10 10:14
检察院不予起诉意味着当事人可能有罪,但因为情节轻微等特殊情况,因此免于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刑事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三款规定,存疑不起诉。根据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024-06-05 15:00
检察院不起诉,是需要检察院负责人签字的。
经过审查起诉,认为需要作不起诉处理的,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应当写出审查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主管检察长决定或由主管检察长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025-01-07 11:15
只要检察院不起诉,流程程序没有一般原则违法法律的条件或触碰红线,对于确定的时间是没有具体规定的。
检察院可以用决定不起诉而结案。刑事案件在审查起诉期间,如果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检察院可以决定不起诉或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如果补充侦查后仍是证据不足,检察院应当决定不起诉。
检察院不起诉后后续处理方式有:
1、起诉决定书的宣布和送达。
2、除扣押、冻结。
3、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