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区域、产业、制度、产品等多个方面的竞争力。我国经济增长正面临“五力”约束:1.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直接影响区域竞争力的提升。2.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产业的总体创新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产业结构竞争力形成抑制作用。3.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进入攻坚期,束缚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制度结构竞争力亟待提高。4.改革开放将进入新阶段,仍需要多方探索,供给侧管理与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机融合的方式,构建面向全球的利益共享结构,提高利益结构竞争力。5.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不断丧失,以家族为纽带的传统伦理结构受到剧烈影响,亟待按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完善社会伦理结构,服务于供给侧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2022-10-26 14:59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也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的方针。
2022-08-10 09: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改革主要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1、宏观政策要稳,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3、微观政策要活,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4、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5、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2022-08-11 14:48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指明创新对于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人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兴办经济特区到设立自贸区,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中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中把创新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2-08-11 16:13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作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指明创新对于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改革开放40年来,党带领人民大胆地试、勇敢地改,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兴办经济特区到设立自贸区,改革开放事业就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中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发展中把创新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024-08-08 14:27
经济犯罪的结构特征是:
1、经济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
2、经济犯罪与自然犯罪不同,既违反刑事法律,又违反经济法律和行政法规,同时还违反民事法规。
3、经济犯罪是故意犯罪,或以营利为目的,或以占有为目的,或以其他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