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对被告意味着:1、原告撤诉,只是说明这一诉讼行为的终结。不涉及到其它权利、义务的变更。2、原告不再向被告主张权利,被告也不用再进行应诉。3、双方的纠纷仍未解决,原告有可能另外再行起诉被告。4、如果是原告上诉以后又撤诉,那么,一审判决发生法律效力,按照一审判决结果执行。根据法律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四十五条 申请撤诉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2022-09-09 14:55
民事诉讼第三人是指对他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无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原告、被告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进行诉讼的人。对原告、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认为有独立请求权,或者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根据。第三人同原告或者被告存在某种民事法律关系,案件的审理结果可能与第三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这是第三人区别于共同诉讼人和诉讼代理人的根本之点。
2022-08-29 10:56
意味着原告不打官司了。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案件的原告撤诉后,如果没有新情况、新理由的,原告必须要经过六个月才能再次起诉离婚。原告撤诉的,被告可以起诉离婚,没有时间限制。
2022-08-10 15:02
原告撤诉并不一定说是原告败诉,撤诉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行使处分权的表现。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2022-08-11 10:42
原告撤诉并不一定说是原告败诉,撤诉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行使处分权的表现。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不论是当事人申请撤诉还是按撤诉处理的,都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
2022-09-20 11:34
对企业意味着:费用的增加,如赔偿费用、医疗费用,发生的误工费用,看护费用、不良再加工和 生的误工费用,设备损失,交货期的延误、废品损失,生产的中断,政府部门的勒令停产损失等等。
对员工意味着:身体和身心的伤害、时间的损失、学习的损失、有时还伴随着纪律的处分,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