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有特殊情况或者双方当事人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充分表达意见,且书面同意不开庭审理的除外。符合缺席判决条件的,可以缺席判决。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 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道路上,机动车不得超过下列最高行驶速度:
(一)没有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3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40公里;
(二)同方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小时50公里,公路为每小时70公里。
2022-10-31 16:11
再审审理应当自受理再审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完毕。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审查民事申请再审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三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再审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审查完毕,但鉴定期间等不计入审查期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经本院院长批准。
2022-08-26 10:19
刑事案件申请再审的审查,不需要开庭审理,法律上没有规定必须开庭审理,甚至没有规定对申请人进行询问。如果是进入再审的刑事案件,才必须开庭审理。
民事案件规定审查再审申请。
2025-01-04 10:47
安全背景审查在招聘时明确需要提供无犯罪记录;入职时对无犯罪记录证明进行审查。公司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应进行背调。根据岗位不同,背调应有所侧重,重点是管人、管财、管物的关键岗位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2022-08-09 14:03
2024-10-09 13:42
书面复议制度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以及有关被申请人作出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进行非公开对质性的审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制度。
书面复议制度的基本内容有:
(1)复议机关主要通过对书面材料审查被申请的行政行为;
(2)召集复议当事人可以单方进行,也可以采取听证方式;
(3)行政复议机关认为有必要(如审理重大、复杂复议案件)可采用开庭形式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