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于法定产检假的天数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1、怀孕第1—6个月,每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以及健康培训等;
2、怀孕第6—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
3、怀孕第8个月,每月可月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2024-05-24 13:39
中国国家法定假日共计11天,具体如下:
元旦:1月1日,放假1天。
春节: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放假3天。
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1天。
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
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1天。
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1天。
国庆节:10月1日至3日,放假3天。
此外,还有一些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例如: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2025-01-18 08:48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指我国政府规定的全民休息日,旨在保证公民的基本休息时间和增强民族凝聚力。
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总共有11天,其中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6个全民公休日,以及元旦、夏至、冬至3个部分假日。
具体来看,每个节假日的含义和庆祝方式都有所不同。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会回家团圆、祭祖拜神、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年饭等等;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人们会扫墓、祭拜、踏青、荡秋千、打马球等等;劳动节是表彰劳动者的节日,人们会享受假期、旅游、聚会等等;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会上龙舟、吃粽子、挂艾叶、饮雄黄酒等等;中秋节是赏月、吃月饼、提灯笼的节日,寓意着团圆和丰收;国庆节是庆祝新我国成立的节日,人们会展示国旗、唱国歌、举行阅兵式等等。
这些法定节假日不仅是全民休息的时间,也是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同时,法定节假日的设置也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福利的重要措施,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关怀和尊重。
2022-09-19 15:31
年休假国家规定至少休5天。年假,是国家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劳动繁重紧张程度每年给予的一定期间的带薪连续休假。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2022-10-09 16:20
国家法定的婚假是3天。
根据《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职工本人结婚,应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假。
其次,现阶段的婚假都是各省市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制定的,也就是说每个地方的婚假规定会有不同。婚假基本都是三天,但有的地方有晚婚假,婚假天数就会多一些。最后,根据《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根据《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每个地方的婚假天数都不一样,所以想知道本地的婚假天数,可以参考本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2022-10-08 17:07
目前与我国法定婚假期天数相关的规定为: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3)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4)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5)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