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可以去劳动仲裁。
劳动者是法定的劳动仲裁当事人,主体适格,个人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就能够去申请劳动仲裁。
即根据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3-02-18 15:29
劳动仲裁对个人一般没有影响。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权力,也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手段之一,遇到劳动纠纷们应当依法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那么劳动仲裁之后,公司不按照裁决支付赔偿的怎么办呢?
这种情况是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
强制执行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申请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步为法院收到申请后,进行核查,确定是否立案;
第三步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第四步为执行员发出执行通知,并强制执行;
第五步为执行员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法律规定的维权方式,对个人是没有影响的,如果裁决之后义务人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执行的周期一般是比较长的,一定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
2022-09-21 15:33
一、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然后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2024-12-20 10:44
1、劳动仲裁的流程:劳动者需制作《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两份,《申诉书》内容须包括申诉人的基本情况、被诉人基本情况、仲裁请求事项、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
2、劳动者须提交他自己个人《身份证》和复印件、被诉人在工商行政管理局查询得到的《企业登记资料》及与企业存有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据材料。
2022-10-13 14:24
申请劳动仲裁不会对个人产生不利影响,仲裁过后,不会记入个人档案。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2022-08-10 13:53
申请劳动仲裁,不会对以后找工作有影响。劳动仲裁的作用就是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因此不会影响当事人找工作,而是会保护当事人的工作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