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家长陪同,而且身份证的有效期只有五年。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要的证件有:父母的身份证、孩子的户口簿、孩子的出生证明。办理时除了要带户口本,照相,然后交20元之外还要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协助工作人员准确核对身份证登记项目。领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要仔细核对证件视读和机读信息项目是否准确,与本人信息是否一致,并予以签名确认。如发现证件质量不符合标准或因工作人员失误导致证件登载项目有差错的,公安机关应当免费重新制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 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公安机关应当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之日起六十日内发放居民身份证;交通不便的地区,办理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2022-08-08 17:06
如果这个时候已经满了16周岁的话,那么更改名字的话,就是不需要家长陪同的,自己带上户口本和自己的身份证到派出所去申请改名字就可以了。但是建议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乱改,因为改了之后你的学籍全部都会乱套,到时候会有很多的麻烦。如果没有满16周岁的话,那么是需要监护人一起去陪同办理的,带上相关资料一起到派出所办理就可以了。
2022-09-16 15:17
如果亲戚是监护人的话,未成年打疫苗需要亲戚陪同。因为目前属于未成年的情况下的,不能够直接去接种疫苗的,知道身份证号也不行,他是需要监护人给你签字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除常规的注意事项外,还需要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充分阅读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本法所称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2022-08-11 13:54
未成年打疫苗需要亲戚陪同。因为目前属于未成年的情况下的,不能够直接去接种疫苗的,知道身份证号也不行,他是需要监护人给你签字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除常规的注意事项外,还需要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充分阅读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本法所称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未成年打疫苗需要亲戚陪同吗
未成年打疫苗需要亲戚陪同。因为目前属于未成年的情况下的,不能够直接去接种疫苗的,知道身份证号也不行,他是需要监护人给你签字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12-17岁人群属于未成年人,该年龄段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除常规的注意事项外,还需要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充分阅读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本法所称疫苗,是指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包括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
2022-09-23 10:20
报警的时候,可以没有家长,但是在调查案子的时候就要通知监护人在场的,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报警后会通知家长,因为报警后警察必须着手展开调查,还要给你做笔录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2022-08-09 11:05
未满16岁犯罪的,在做笔录应该要由家长陪护在场。刑事案件询问未成年人,必须通知监护人到场,否则程序不合法,该笔录可以作为非法证据排除。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其法定代理人可以进行补充陈述。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