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情况而定。法院审案,分为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形式。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允许旁听,更不允许录音录像。公开的庭审需要录像,人民法院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或录音。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鼓掌、喧哗;(二)吸烟、进食;(三)拨打或接听电话;(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活动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条 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摄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十一条 对于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责令退出法庭或者经院长批准予以罚款、拘留。
2024-05-23 11:49
法官删除庭审录音录像不一定违法。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庭内配备固定或者移动的录音录像设备。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装使用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系统。
2022-08-23 13:48
这种作为法庭开庭的视听材料,是要和案卷材料保管的期限是一致的。有长期、有短期,暂时案件而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短时间内是不会销毁的。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使用专门设备储存庭审录音录像,并将其作为案件材料以光盘等方式存入案件宗卷;具备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在人民法院查阅条件的,应当将其存入案件宗卷的正卷。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拍录,传播庭审录音录像。庭审录音录像的保存期限与案件卷宗的保存期限一致。
2022-09-05 08:42
录像取证不违法,但是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录像是非法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你拍摄的录像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做为证据使用。一般窃录(任何器材)是指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录音录像的,所采集到的音频和视频本身非法,不能作为证据。但是根据所采集到的音频视频作为线索,发现新证据的,可以作为合法证据。
2025-03-15 15:35
对于录音录像,如果不是在公共场所,或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擅自对他人进行偷拍或偷录的,违法。
公安机关一般会对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具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2-08-09 16:37
在电影院录像违法吗?一般情况下,电影院都会有禁止拍照的提示。如果是偷摄录像的话,那将会触犯法律,侵犯电影版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规定,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知识产权执法的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依法查处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的行为。
从事电影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发电影形象产品等衍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