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删除庭审录音录像不一定违法。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庭内配备固定或者移动的录音录像设备。有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法庭安装使用智能语音识别同步转换文字系统。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庭审录音录像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2022-08-20 15:00
分情况而定。法院审案,分为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两种形式。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允许旁听,更不允许录音录像。公开的庭审需要录像,人民法院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或录音。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鼓掌、喧哗;(二)吸烟、进食;(三)拨打或接听电话;(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活动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
2025-03-15 15:35
对于录音录像,如果不是在公共场所,或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擅自对他人进行偷拍或偷录的,违法。
公安机关一般会对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具体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2-08-23 13:48
这种作为法庭开庭的视听材料,是要和案卷材料保管的期限是一致的。有长期、有短期,暂时案件而定。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短时间内是不会销毁的。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使用专门设备储存庭审录音录像,并将其作为案件材料以光盘等方式存入案件宗卷;具备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在人民法院查阅条件的,应当将其存入案件宗卷的正卷。未经人民法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拍录,传播庭审录音录像。庭审录音录像的保存期限与案件卷宗的保存期限一致。
2025-04-10 17:46
偷偷录音录像犯法。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是合法证据。
但是通过法律禁止出售的窃听设备获得的证据就不具备合法性,因为收集证据的手段就不合法,只要不违法,自己录制的音频资料,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且有证明力的。
2024-06-14 10:54
1、可以。会见时,辩护律师可以对会见过程制作会见笔录。制作会见笔录的,必要时应当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签字确认。
2、会见时,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意,辩护律师可以对会见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拍照。辩护律师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的,看守所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