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5-03-18 10:07
工伤赔偿是按税前工资计算。《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这里的用词是“应得工资”,不是“实得工资”,说明是含税的工资。由此可知,经济补偿金在一定金额内不需交税,即用人单位以代扣个人所得税的理由不成立。
2022-09-23 11:52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应为职工税前工资。
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按照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年底应发工资全额进行核定,每年调整一次,缴存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每年调整时间由中心提前行文通知。
2024-05-10 11:14
n+1补偿收入属于税前收入。“n+1”中的“n”指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1”指按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代通知金。
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的,应当支付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
“n+1”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2022-09-06 14:15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一般指月工资。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一、税前工资。
税前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前的应发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般指月工资。
二、税后工资。
税后,所指的是,你的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这三者以后,实际到手的钱。
税后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后的实际发的工资 除去个人所得税,但是包含三险一金的工资个人所得税。
2023-08-26 16:44
企业拆迁款要交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只要企业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可不用在当年确认收入,视搬迁进展情况,可在规划搬迁次年起五年内确认收入,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搬迁。有新的投入计划或立项报告。但是每个地方可能不同的规定,可以多向当地的税务部门咨询这两个问题。以免重复缴税或者漏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