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找签订空白合同时在场的知情人士作证。
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所签合同是空白劳动合同,对于当事人来说就应该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六十三条 证据种类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2-10-13 16:08
签空白劳动合同的举证问题是该合同无法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因此劳动者需要再提交一些其它可以证实劳动关系的证据,用来说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比如考勤记录,工资的发放记录等。此外劳动者还可以要求单位依法向其支付至多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2022-09-06 15:07
2022-08-12 18:26
按照合同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内容填补空白合同,则不构成欺诈,未按照合同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内容填补空白合同的,则可能构成欺诈。当事人一方为了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签空白合同的属于合同欺诈。
2022-08-27 14:27
没有空白合同的说法,应该是格式合同中的空白条款,其通常都会影响要约明确性,但空白条款是否必然导致合同不成立或无效,仍需要区分情况讨论。若法院判决认为,该担保合同中并无反担保的债权种类及数额的约定,缺少合同成立的必备条款,且担保公司亦未举证证明双方就反担保的标的达成合意,故双方的反担保关系不成立。
2021-02-06 14:01
有效,但是证明力不强,还需要其他相关证据进行佐证,形成证据链条,建议不要签订空白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