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原则,是指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内容的法律活动的指导原理和准则。法所确认的一定社会生活和国家活动的规律性要求。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原理,或是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原理或出发点。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规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022-08-08 17:30
法律原则,是指集中反映法的一定内容的法律活动的指导原理和准则。
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2022-10-26 11:43
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框架下,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严格依法行使国家权力、进行国家管理的原则。包括立法、执法与守法三个方面。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
(1) 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完备社会主义法律,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以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的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 确立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原则。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宪法、法律或有关法规规定的职权范围,依法行使职权。
根据《国家安全法》第七条规定,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2024-10-23 10:09
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效的法律规则。请注意,不同法律体系或不同法律规则中,这些要素的具体表述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是相似的。
2025-03-25 11:22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1)假定是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即实施某种行为可以适用法律规范;
(2)处理是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规定人们应当作什么不能做什么;
(3)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接受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法律规则有:
(一)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1、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
2、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3、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
2024-07-18 09:50
证据规则的法律性质有以下几种:
1、证据规则是程序法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2、证据规则是一系列原则和原理的总和,本身不具有操作性;
3、证据规则本质上属于实体法的范畴;
4、证据规则具有强制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