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法律上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3-05-04 08:33
法定继承权纠纷能适用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法定继承纠纷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法定继承权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当事人法定继承权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24-03-20 11:23
继承遗嘱的诉讼时效规定如下:一般也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起算。也就是当事人对继承有异议的,可以在三年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1-12-23 17: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的规定,除了民法总则施行前,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应当适用民法总则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要求对方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在第一次向对方主张权利时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如果工程款时分期支付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2-08-12 13:59
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要求对方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在第一次向对方主张权利时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如果工程款时分期支付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2022-09-28 16:56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的种类:1、普通时效:三年。2、特殊时效:1年,4年,20年(不得中止,中断,但可延长)。3、商品不合格时:违约请求权为1年,侵权请求权为2年。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