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遭遇民事侵权行为(健康权、自由权、名誉权等被侵害),可以直接到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身体受到轻伤以上伤害,遭遇猥亵、诽谤等行为,对方可能涉嫌违法犯罪,可以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存在无故降薪、辞退等行为,则需要走劳动仲裁程序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二十一条 一般地域管辖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022-09-15 09:11
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满足年龄的未成年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这是法律所赋予的含义。满足规定年龄的未成年人犯罪,同样不能逃避刑事责任,而在欺凌中涉案的未成年人则更是如此。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本该是学生学得知识、收获快乐的场所,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出现,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了社会道德底线。
2023-06-29 11:31
学校霸凌事件处理如下:(1)如果学生在校园遇到霸凌,可以向老师和学校反映;(2)也可以向家长反映,然后家长可以向教育局反映;(3)教育局不处理的,可以报警,让警察进行处理。
2024-11-13 09:34
准妈妈职场维权,需要注意:用人单位因女职工怀孕将其辞退或与其解除合同是违法行为。女职工怀孕期间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也计入劳动时间,应支付劳动报酬。女职工享有产假。用人单位应为因怀孕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女职工安排能够适应的岗位。
2023-05-11 08:56
遭遇校园霸凌的可以通过报警,向家庭学校反映情况的方式保护自己,校园霸凌的现象可能会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果行为人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未满十八周岁的,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5-10 15:18
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霸凌达到一定程度的,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