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都设有法律援助机构,符合条件的公民可以获得无偿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022-10-17 11:51
妇联有免费的法律援助。一般符合以下条件的。能够获得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法律帮助;
2、受援人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务费用。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2022-08-11 11:57
妇联是有免费的法律援助的。符合条件的人可以去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不收费的。
我国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2022-09-21 09:40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公民对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何谓“经济困难”,并没有规定一个全国统一标准,而是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目前,我省及其他一些地方多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为“经济困难”。衡量经济困难有四个标准:
1、经济困难标准依申请人是否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来确定。具体标准以申请人住所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当年公布的标准额度为准。
2、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3、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最低生活保障证明为法律援助申请人证明其经济困难的书面凭证。尚未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证明或自然灾害期间正在接受国家救济的灾民申请法律援助的,由申请人住所地的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或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申请人经济困难的证明。
4、对于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申请人,无需对申请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2025-03-15 16:20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2022-08-09 13:28
法律援助中心可以免费咨询。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必须是经济困难或者因突发事故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以及刑事诉讼中由人民指定辩护的被告人。个人经济条件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收入的可以申请免费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