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行政法规有:《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
另外各地有不同的地方性法规,建议查阅当地人大网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2022-11-19 09:14
女职工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企业要注意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合理安排女职工的岗位。禁忌劳动范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企业要注意女职工“四期”特殊劳动保护,妥善安排“四期”劳动。女职工的四期是指: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企业需要特殊的保护。
3、女职工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定例外。
依据劳动合同法,只有女职工符合第39条规定的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等过失性情况时,企业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其余情形,如40条规定的过失性解除、41条的经济性裁员、44条规定的期满终止等,均不得对女职工适用,失少要等三期届满方能处理。
2022-08-08 15:46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2022-08-26 09:38
为了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根据宪法,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2024-03-31 15:38
一、本法规旨在明确消费者权利并推动其保护工作,具体是以专项章节规范各种消费者权益,展现出较高的保护力度。
二、法案着重强调了经营者的相关职责。
它首先确保经营者在与消费者交流过程中始终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及诚信的原则;同时,根据特定情况,也对经营者对某些消费者以及公众的义务做出了专门规定。
三、我们积极鼓励各方力量参与保护消费者权益,全社会共同发挥作用,全面监控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
四、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政府同样予以高度重视,专门设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为他们提供更详尽的保障措施。
2024-06-12 10:56
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