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私自调换岗位,违反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必须写明工作岗位,所以如果单位要调动岗位必须跟你协商,改变劳动合同才能调动,如果无经协商和改变合同就是属违法的,可向劳动部门投诉。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法律部门;它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用人单位擅自不合理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劳动者有权拒绝,如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有权主张解除补偿金。工作岗位调整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任何一方改变原有状态、改变工作岗位,都是对现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打破。用人单位在行使法律赋予该项自主用工权时不仅应合法,还要具备合理性。而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出现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单方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而劳动者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不得已提出自行离职,从而用人单位达到解除劳动关系的目的。
对于此种用人单位滥用自主经营权的情形,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权:第一,劳动者就用人单位单方调岗行为,可以申请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第二,用人单位若存在调岗行为不合法、不合理,则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协商未果的情况下,针对此种违法调岗行为,劳动者有权拒绝接受,可以起诉要求继续按照原劳动合同履行。第三,劳动者若不想继续履行双方的劳动合同,以用人单位违法调岗为由,提出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可以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2024-05-20 13:38
告公司违反劳动法的方式如下:
1、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2-09-29 11:21
职工有正当理由请假,用人单位不批的,违反劳动法。
1、病假,是指职工本人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进行医疗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的医疗假期。由于职工身体不适才需要休病假,所以,职工只要提供医院出具的证明、履行请假手续,用人单位就必须批准。
2、婚假,是指职工本人因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在婚假期间,用人单位需如数支付劳动者工资,这是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3、产假,是女职工的正当权益,如果单位拒绝给女职工休产假,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申请调解仲裁,甚至是起诉。
4、丧假,是指职工因家中亲属死亡所享有的假期。
2022-10-27 15:26
公司单休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劳动者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四十小时。所以单位实行单休的,只要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个小时就是不违反《劳动法》的。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025-04-23 16:42
1、当企业未经员工同意而擅自调整其岗位时,这种行为无疑是违反法律法规的。
2、依据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能够就相关事项达成共识并签订书面文件的话,双方是有权利变更原先在劳动合同中所协商确定的条款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变更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加以体现,并且变更之后的劳动合同文本需将由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各自保留一份以供随时查阅。
2022-10-11 10:02
可以匿名举报公司违反劳动法。
公司违反劳动法匿名举报的方式如下:
1、可以把公司规避劳动法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以及证据都搜集起来,一起通过信件的形式邮寄给当地劳动部门的信访或者监察部门来处理;
2、直接带上相关的资料到劳动部门的信访部门进行填报举报,一般劳动部门都会对举报人保密的;
3、也可以打电话给当地的劳动局,不说姓名即可;
4、找到当地劳动局网上投诉的网址,提交资料进行匿名投诉;
5、直接拨打统一的12333进行投诉。
匿名举报是指举报人在举报时,不具名或不署真实姓名的举报。匿名举报的问题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民主政治生活不健全,举报者对执法环境还信不过,担心署名举报遭到打击报复,所以署假名或匿名举报。也有的是由于举报者对举报的事实情况了解得不够清楚,但又觉得需要反映,而不好署真实姓名举报。
鉴于匿名举报使得举报机构受理后无法与举报人取得联系,给取证查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由于匿名举报比较复杂,容易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利用。因此,作为举报人来说,为了体现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在举报违法犯罪时,能够署上自己的真实姓名。为了提倡和鼓励群众署名举报,检察机关向社会公开承诺,署名举报件件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