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的计算法律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1.5倍;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2倍;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3倍。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如需履行法定职责,确实需要上班则会被计作加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5月1日这一特殊日期作为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之一,针对该天的加班理应提供三倍薪酬的补偿。 而在其余四天,尽管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休息日,但是只要无法通过调休进行安排,仍然需要向员工支付不低于他们本人在正常工作日之工资水平两倍的加班费。
加班费太少可以先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未果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还可以向劳动履行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需要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支付不少于正常上班时间工资的劳动报酬。
不可以。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安排职工在法定节假日加班,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不得以实物或过节费来冲抵。过节发实物或节日费,都是因节日而发,是不用劳动者提供工作,属于过节福利。而加班工资是对劳动者牺牲节假日坚守岗位的专项补偿,属于劳动报酬,那就是必须以货币形式给付。在中秋节安排加班的,实际上公司是要发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新劳动法对加班费的规定: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在被迫进行加班时,如有相应的薪资报酬,您可主张拒绝执行。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规定,原则上,雇主无法随意要求您实施加班行动,然而在涉及影响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紧急状况下,法律准许雇主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这无疑可以适度超越原有的相关法规规定。 在确认存在法定加班限制的前提下,领导有权力处理员工加班事项及支付加班薪酬。 然而,因依法加班需经得职工本人同意,因此,职工同样拥有拒绝加班的应有权利。 当您拒绝服从加班命令时,请明确认识到这其实是您对自身权益的合法维护,领导者无权以此为由给予您任何形式的惩处,更加不应该轻易地解雇您。
追索加班费须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 一般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但是追索加班费不受该时效的限制,如果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对仲裁结果不服,提起诉讼的时效为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如下: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如果公司不给加班费: 第一、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第二、劳动者可以到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第三、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第四、劳动者可以提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
计算加班费的办法:平常的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的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