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殊行业的用人单位提前复工,将会承担的责任是: 1、行政处罚:可以对用人单位通报批评,拘留、罚款; 2、刑事责任:造成疫情扩散或严重影响的,用人单位或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会承担刑事责任; 3、民事赔偿: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前复工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需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单位和个人违反
符合规定不受延迟复工限制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疫情期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不能主张加班费。 这类用人单位的劳动者不属于省政府规定的休假人员,因此,本身需要正常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但不属于加班,不能主张加班费。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
各地政府文件就延迟复工的要求和规定可能不一致,多地用工的用人单位的操作是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 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 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 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国家和地方政府通知延长的复工时间不是法定节假日,我国法定节假日规定依据为《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该办法第二条第(二)项规定春节,放假3天,因此,此次春节延长休假期间不是法定节假日。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
对于因疫情而未及时返回用工地的劳动者,企业支付工资的方式是用人单位应优先安排其年休假; 劳动者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劳动者未复工时间较长的,用人单位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 可以安排劳动者待岗。待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基本生活费。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
复工后,单位应该给职工提供口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但对一般企业而言,口罩并不是单位必须要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复工后,单位不是必须给职工提供口罩。对一般企业而言,口罩并不是单位必须要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 有些地方规定,办公室也可以不戴口罩。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
对于工作中感染疾病,或者上班途中感染病毒肺炎的,是不能认定工伤的。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病,只有两种能认工伤,一是职业病。 二是突发疾病,突发疾病要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且满足48小时内死亡。感染病毒肺炎不属于职业病,也不是突发疾病。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
基于疫情防控形势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延长劳动者的复工期限; 非特殊行业用人单位在国务院通知和地方政府通知基础上继续延长本单位劳动者假期的; 属于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范畴,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但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相应工资待遇。 【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第五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 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假期结束后还不能回复生产或无需复工期间,可以用职工未休的年休假来抵扣。 短时间内,如果员工无法回来上班或企业无需安排上班的,用职工未休的年休假来抵扣是最好最无争议的一种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 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