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法院会依法做出判决,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没有签合同被拖欠工程款双方可以先行协商,催告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或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其进行协调;协商、协调不成的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请求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就该工程拍卖价款受偿。 不过如果施工工程只是没签合同并不会影响合同的效力,法律规定合同的形式分为书面、口头或其他法定形式,只要施工人完成相关工程,发包人就应当支付相应的价款。施工工程有效的条件是: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等。
可以请求利息。 在建筑工程合同中,如果当事人对欠付工程价款利息计付标准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 没有约定的,按照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或者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息。
恶意拖欠工程款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工程的发包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起诉的流程是: 一、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二、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三、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 四、当事人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五、法院开庭审理。
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拖欠行为起算。 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可以通过一定的主张权利行为得以中断,中断后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可以查找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的情形。 2、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还款协议。
1.前往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倘若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员工劳动报酬等行为,员工可据此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而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也将依据法规条款妥善处理此类问题。 2.提交劳动仲裁。 若员工不幸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且在双方均未能就此事自行协商解决,亦无法达成包括但不仅限于和解协议在内的其他协议之后仍未能有效履行该协议时,则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如对于仲裁判决结果感到不满,可考虑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3.向法院直接发起民事诉讼。
1、通过电话和函件催收。经常给施工方公司打电话,询问工程款进度。要注意打电话的时候记得录音,防止对方钻法律空子,提前保留证据。还可以通过挂号信的方法给施工方公司发催收函并留底,用来阻断诉讼时效。 2、亲自到对方公司上门催收。 3、委托律师代为催收。如果考虑到自己不懂如何催收工程款或者精力有限,可以委托专业律师处理。 4、除了以上几种外,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还要提供担保冻结施工方的财产,以免对方公司转移财产。 5、通过媒体向欠债公司施加压力。如果施工方在社会的知名度较高或者忌惮舆论压力,可以通过媒体曝光,催收工程款。
只要约定的支付工程款的时间没有支付的,当事人就可以起诉要求支付工程款,没有拖欠时间的限制。 注意起诉要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否则会丧失胜诉权。索要工程款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工程款被拖欠之日起计算,计算三年,如果中途诉讼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