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案件侦查结束移交检察院审查的时候,犯罪嫌疑人仍然要呆在看守所期间,会有检查人员进来对其询问,一般在看守所这段时间不会超过1-2个月。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一般情况下,公司拖欠工资,要先经过劳动仲裁,仲裁不予受理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工伤后多久能进行工伤鉴定,取决于员工的伤情稳定情况。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具体来说,如果是较为简单、恢复较快的工伤情况,可能工伤发生后的3到6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鉴定,因为这个时候伤情基本稳定,能够准确判断伤残程度。但对于一些伤情比较严重,例如涉及到脑部损伤、脊椎严重损伤等情况,可能需要6个月以上,甚至1年或更久的时间,要等身体机能相对稳定不再有明显变化时才能进行工伤鉴定。
法规中并没有具体规定交警多长时间要到现场,公安机关会第一时间将离事故发生地最近的交警调度到现场处理事故,一般在五到十分钟出警。 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定,因位置距离以及出警效率等因素,各地均有差异。 小城市在市内发生的交通事故,一般半个小时内可以到达。
行政机关一般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做出行政处罚;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机关还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情形是: 1、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 2、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对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检查。除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但是,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一般应在三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
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伤情复杂的,可以延长30日。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取得驾照就可以上高速,但是不能单独上高速,必须要有三年以上驾龄的人陪同。过了实习期也就是取得驾照一年之后就可以单独上高速了。
出现工伤事故找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解决。发生工伤,首先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然后进行工伤的伤残认定。认定后,就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要求用人单位给予工伤赔偿。如果用人单位不予赔偿,就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给付工伤赔偿。出现工伤事故有以下处理流程: 1、出现工伤首先由用工单位第一时间送到医院给予急救; 2、用人单位要及时的报告员工的工伤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 3、工伤职工或其亲属要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如果工伤职工及亲属不便申请工伤认定,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4、工伤的赔偿根据工伤鉴定的标准,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5赔偿结果达不成一致意见,员工可通过进行调解或法院宣判。
劳动仲裁大概需要45日,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其委托的仲裁院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