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诉可以找物业经理。所有人都知道物业经理是物业公司的最高领导人,当物业出现不负责任的时候,找物业经理,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2、投诉可以找街道办。街道办事处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物业投诉的问题,因为它是最基层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政府机构。 3、投诉也可以找自己小区的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是你所在小区的业主所组成的非官方机构,它可以代表所有业主的利益跟物业公司进行谈判 并维护所有业主的权益。 4、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它可以帮助业主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是投诉的时候你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投诉。 5、投诉可以找开发商。因为物业部门是开发商进行开物业投资的时候所自己组建的,开发商有权对物业问题进行过问。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不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当事人是物业开发建设单位与物业管理企业;物业服务合同的当事人是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2)合同期限不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期限虽然可以约定,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又开始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将会终止。物业服务合同期限则由订立合同双方约定,与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相比,具有期限明确、稳定性强等特点
抵押车被拖走物业一般是没有责任的。抵押车被拖走可以报警处理。直接将抵押车拖走是违法行为,情形严重的可能会构成犯罪。 我国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严格的说,这并不是物业的管理范围,但可以请求物业出面确定漏水的具体原因。如果楼上发生漏水事故,可以与楼上业主协商或通过物业、居委会等协调解决,查明漏水原因,然后商讨解决办法。如果经专业人员勘察,漏水确因楼上业主导致,楼上业主又不肯处理和赔偿,楼下业主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漏水原因是非人为因素,物业应当在征得相关业主、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同意后,动用专项维修基金。
管。如果是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导致窗台漏水的话,是可以要求物业承担维修责任的,根据规定,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服务合同应当对物业管理事项、服务质量、服务费用、双方的权利义务、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物业管理用房、合同期限、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为不交物业费被物业起诉,业主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反诉。但是,业主要收集相关证据,如证明物业管理公司不履行《物业管理合同》中的约定的证据等。申请反诉,首先是要书写反诉状,反诉状需包含反诉人及被反诉人的信息、反诉请求、事实与理由、法律依据以及需要说明的相关事项等内容。反诉人在证据部分,可以申请证据保全,也就是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证据保全。申请时,应说明什么证据需要保全,证据种类,还应说明证据由什么人持有及其具体理由。
物业费是否包含公共能耗费用主要是依照项目所在城市的物业管理文件规定执行,一般来讲部分城市的物业管理文件规定,物业费包含公共耗能,公共能耗费用由物业公司承担,比如深圳市,当然也有部分城市的物业管理文件规定,物业费包含部分公共能耗支出,电梯的运行电费、公共区域的照明电费等,由业主分摊,比如厦门市。 当然也有些城市的文件规定,这两项费用是单独收取的,其中公共能耗费中的电梯电费在电梯费中列支,不得与物业费重复收取,公共用水费用由物业费列支。
物业是否应担责,应先确定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有没有合同约定,如果有,则要明确物业对车辆承担何种义务。 如果物业公司承担保管义务,收费的性质就是保管费,这种情况就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合同约定物业仅提供停车场地租赁,不承担对车辆的保管义务,收费的性质是车位费,物业对车辆被剐蹭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没有合同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要结合其他情况来看。此外,还要看双方是否有过错,比如车主是否在指定的位置停车等。
物业没有权利关业主水电。物业管理公司是受产权人和使用人的委托,对其物业实施管理与维修,对产权人和使用人提供各种服务。因此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利主要体现在服务及管理方面,如小区管理办法的拟定、依照物业合同进行管理、制止业主违规行为、承担维修、安全等工作。我国《民法典》规定,用电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及时支付电费。用电人逾期不支付电费的,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经催告用电人在合理期限内仍不支付电费和违约金的,供电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中止供电。
物业是没有权利锁车的。 我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