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父母的监护权是没有排名的,谁和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谁就有监护权。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继父或者继母与继子女形成了抚养关系的,适用的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继父母也可以作为继子女的第一监护人。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失的,由被监护人财产承担责任,财产不足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监护人不明确的,可以按监护人的顺序,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
督促监护令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发现监护人存在管教不严,监护缺位等问题,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或者受到侵害的时候,督促、引导父母对孩子履行监护人引进的职责和义务,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向监护人发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检察工作文书。
父母老了之后因为身体行动不便或者疾病的问题,需要监护人。如果在老人监护方面有争议的,根据民法通则中第十七条规定,下列人员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被指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夫妻离婚对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会很苦恼,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身心不受到影响,制定了共同抚养权,即夫妻双方即使离婚了也作为共同监护人,轮流抚养子女。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栋梁,他们有的还暂未有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伤害,社会中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也层出不穷,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从重庆市检察院获悉,即日起至2023年2月底,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司法局将在全市部署开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
孩子如果成年了,一般是没有监护人的。 法律规定,未成年子女有监护人,其监护人是父母,而当子女成年后,子女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不再需要监护人;但是如果孩子被认定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在其成年后,由有监护能力的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担任监护人。
父母离婚之后还是孩子的监护人,因为父母离婚与孩子的关系还是没有变化的。只不过一般情况下父母离婚之后只有一方可以直接抚养孩子,所以另一方虽然是监护人,但是不能很好的行使监护权。
老人的监护人一般都是配偶,没有配偶或者配偶没有监护能力的,由老人的子女担任监护人,然后就是老人的其他亲属,最后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按照这个顺序担任监护人。
我国16岁一般还受监护人监护的。但孩子满十八周岁或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就被依法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父母无需再履行监护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