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果是员工主动离职的,是没法领取失业保险金的。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是领取失业保险金三大条件之一。换而言之,职工主动辞职就不在领取范围之内。 但是,在合同履行期间,不排除有单位故意克扣工资、不缴社保等侵权行为,这种情况下如果职工选择辞职,显然是被迫的,法律应该给予保护。 这时,员工主动辞职,也应当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就可以申领失业保险金。
工作地点的变更属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如果你不同意变更工作地点,用人单位要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获得补偿或赔偿;如果是自己辞职,是无赔偿金的。
离职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为一年。 劳动者因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不受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离职申请劳动仲裁的原因应当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争议。
劳动者在离职时被老板恶意扣工资,可以与老板协商,要求其给出合理的理由,及时返还给本人;协商不成的,则可以去申请调解、申请劳动仲裁、或者依法提起劳动诉讼。
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一个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离职: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而离职,或者在离职后发现单位侵犯自己的权益。那么,劳动者在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劳动者离职后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申请劳动仲裁的事由以及劳动仲裁申请时效,看是否与自己接下来的安排有冲突,劳动仲裁只要没过申请时效都可以申请。
不签劳动合同离职后能要求赔偿。
不合法,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所以如果单位在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仍要求延迟一个月发工资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在未经缴纳社保的情况下,您是有权利强制解除劳动关系的。 身为劳动者,您有权基于雇主未能按时、充足地交付社保费用这一事实而选择被迫终止合约,同时要求雇主应向您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在此过程中: (一)未按照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提供足够的劳动保护措施或生产环境; (二)未妥善、及时并足额地支付您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三)未能依法为您统一缴纳所有必要的社会保险费等行为,都可以作为您提出诉讼的重要依据。
离职拒签保密协议的,有以下的后果:劳动者离职时拒绝签订保密协议的,如果劳动者属于应当签订而不签订的,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一般需要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或其他经济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