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即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人,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 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应在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之日起180日内提出。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损原告的权益。 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
行为人受到行政处罚,如果是被行政拘留的,一般会通知家属。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被处罚人家属。被处罚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有其他无法通知情形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决定书中注明。
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的区别如下: 1、法律后果不同: 刑事处罚是各种处罚中最为严厉的强制方法。 这种处罚,不仅可以剥夺被强制者的财产,而且可以剥夺其政治权利、人身自由,甚至剥夺生命。 而行政处罚不涉及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 2、适用的对象不同: 刑事处罚只能对犯罪分子适用。 而行政处罚只能对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经济法规等等,没有达到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行为适用。 3、适用的程序不同: 刑事处罚必须依照刑事诉讼法。 而行政处罚则行政程序做出来的,比较灵活。 4、作出处罚的机关不同: 刑事处罚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都无权对公民适用处罚。 而行政处罚可由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
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包括以下内容的公开: 一、行政处罚的依据要公开。也就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规章就要事先公布,让人民了解。 二、实施行政处罚的执法过程要公开。也就是给予什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是什么要公开。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等行为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实行回避制度。 参与案件办理的有关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回避,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其他负责人的回避,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决定;其他有关人员的回避,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决定。
不管你身处当地还是外地,只要被行政处罚了,那这个事儿肯定是能找得到记录的。因为处理完的行政事务,都得做个“定论”,整理好卷宗,送到档案室给他们保存起来。 不过呢,有些特殊情况下行政处罚可能就是行不通的,比方说做出处罚决定的时候是没有法制依据的;做决定的人没有行政主人的身份;或者是行政处罚的程序太随便以致于严重甚至明显违规等等。 再来说说,行政处罚在遇到一些特定的情况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被中途叫停或者暂停下来的状况哦。比如说,你觉得这个行政决定执行起来真的很费劲或者暂时没有能力去做;再者如果有其他人对执行的东西有兴趣,真心实意地提出来;还有那个执行起来要有大的损失而且停下来可以保护更多别人的利益
行政处罚对招投标有影响。投标是指投标人应招标人的邀请,根据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所规定的条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递盘的行为。有行政处罚未被限制准入的可以投标,但投标人违法情节严重在被限制1-5年内不得参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并予以公告的情况下不得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