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出现合同履行不能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同是可以依法解除的。 同样地,对于合同履行不能这一事件本身存在过错之责的一方来说,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赔偿责任。
除工伤职工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职工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合同,如果是合法解除的,单位无需支付赔偿。 用人单位违《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定支付赔偿金。
辞职需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如果试用期的员工生病,在医疗期或病假期限内的,除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员工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其支付赔偿金。
解除合同送达的法律依据: 1.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一般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如果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通知。 2、提前通知后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情形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提前通知。
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
在我国,民法典规定了合同的解除条件及其程序。违约方是否可以解除合同,主要取决于他们违约的程度以及合同中的相关条款。
《劳动法》法规之中并未针对旷工天数达到某个程度之后,应立即解除劳动合同这一事项进行明确规定。通常来说,关于旷工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条款往往被企业或用人单位列入其内部规章制度当中。需要指出的是,旷工天数的具体数字,则可以视情况而定,由用人单位根据自身需求及实际运营状况来确定。然而,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一规章制度必须通过充分、透明的民主程序进行制订,并且已经向全体员工进行了政策内容的详细说明。值得共同关注的是,在日常实践操作中,绝大多数企业和用人单位都选择将旷工3天作为判定劳动合同是否予以解除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