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的赔偿金,是不一定需要扣税的。 如果劳动者获得的经济赔偿金的总数额不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不足额发放工资的可以解除合同,如果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还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发生工伤可以进行解除合同。但劳动者仍在治疗期的除外。格局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无法返岗,也无法换岗的,用人单位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同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一样,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哪一方首先提出解除的请求后果完全两样,劳动者首先提出解除请求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解除合同之后仍然有提起诉讼的可能。 例如,在解除合同时若存在欺诈行为、胁迫压力等因素,进而致使合同解除并非当事人真正的意思表示; 又如,在合同解除后,倘若对方未能依照事先约定履行相应的善后事宜,且因此给您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损害。
非法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其他情形。
可以申请仲裁解除合同。我国法律规定能仲裁的范围有: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其他法定情形等。
1、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单位就需要赔偿该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2、不到半年的,赔偿一个月的工资;满半年不满一年的,则按一年来算; 3、用人单位非法辞退员工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进行赔偿。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首先,劳动者已构成了刑事犯罪,其次是劳动者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而在行政拘留时,显然劳动者并未构成刑事犯罪,其行政拘留措施更不等同于“被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不属于“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将行政拘留列为了“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情形之一,在此情况下,当劳动者被行政拘留时,才能够直接适用“严重违章”的规定,单位可以据此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