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结婚三代的,属于无效婚姻。我国法律规定,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为夫妻。因此,三代以内近亲结婚的,属于无效婚姻。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之间没有夫妻的权利义务,无效婚姻的无过错方可向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 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四条规定: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夫妻离婚彩礼一般是归女方,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工会经费计算公式:单位全部职工工资总额×2%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各级工会建立经费审查委员会。各级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应当由同级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并且定期向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对经费使用情况提出意见。工会经费的使用应当依法接受国家的监督。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三七时,其赔付标准为: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三七的比例进行赔付。但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费=每天工资收入×误工天数。) 交通事故中的护理费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费=每天护理费×护理天数。) 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交通事故中的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住院伙食补助费=每天伙食费×住院天数)。 交通事故中的营养费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营养费=每天费用×营养天数。) 交通事故中的残疾赔偿金 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20年。 (残疾赔偿金=每天收入×20年住院×系数。)”
“交通违章滞纳金的算法是:从收到交通违规罚单后15日内逾期未交罚款,从16日开始以3%计算滞纳金。 一般来说,交通违章罚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场开具违章罚单,另一种是电子眼的拍摄记录下的违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如果急辞工没有与用人单位协商也没有提前通知就自离的话,那么属于违法自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缴纳养老保险累计满15年,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每月便可领取养老金,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劳动者个人原因辞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一定计算的,其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年假是按照职工累计工作年限计算的。累计工作满一年开始享受带薪年假待遇,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每年可以休五天年假;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以休十天年假;工作满二十年的每年可以休十五天年假。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年休假是劳动法赋予劳动者休息的权利。《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