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违约金的确定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购房者可获双倍赔偿的情况是: 1.购房者签订买卖合同之后,在第一位购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发商方又将房屋出卖给另一位购房者; 2.开发商方故意向购房者隐瞒项目并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信息,或者向购房者提供虚假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进而诱导购
房屋出现质量问题,应当由当事双方(购房者与房屋出卖人)进行房屋质量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论确定是否存在退房情形: 1、经鉴定确认房屋主体不合格或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居住的,可以要求退房并赔偿损失; 2、经鉴定可以修复,则要求开发商修复或承担修复费用。 3、楼板属主体结构部分,开发商承担永久的保修责任。 4、若出卖人交付不合格房屋,给购房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购房者可以主张
对于开发商存在的“一房二卖”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二)项: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的规定。可先与开发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通过两种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商品房买卖存欺诈,购房者可以主张双倍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
购房者可以要求全额退还定金的情况: 1、由于开发商方面的原因,购房者在约定的期限内无法取得产权证。 2、开发商证件不全。 3、面积误差超过3%。 4、因不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原因而导致的按揭合同不能办理的。 5、延迟交房。 6、卖方将认购房屋转手他人或将已抵押房屋卖给购房者,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
购房者要避开买房的陷阱有: 1.品牌陷阱,不少房地产公司虽然挂的是国有或合资的大牌,但实际上是个人所有或者是个人承包; 2.精装房陷阱,要注意以次充好的衣柜、甲醛超标的现象; 3.特价陷阱,大多是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等。 【法律依据】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
购房者收房的程序如下: 1、开发商发出收房通知。 2、验房。购房者对房屋进行验收,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向开发商提出,开发商进行修理后购房者应再次验房。 3、购房者交纳有关费用。如房屋价款结算、物业费、公共维修基金等。 4、购房者接收房屋。
购房者可追究房产中介责任的六种情况如下: 1、隐瞒房屋弊端。 2、未履行提醒、告知义务。 3、未提示特殊二手房的交易风险。 4、审查不到位。 5、怂恿签订阴阳合同。 6、虚构社保、规避限购令。 【法律依据】 《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房地产经纪机构签订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前,应当向委托人说明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和房屋买卖合同或者房屋租赁合同的
购房者可退房的情形有: 1、购房合同无效。 2、套型误差导致退房。 3、面积误差导致退房。 4、变更规划、设计导致退房。 5、质量不合格导致退房。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解释》第十四条: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
购房者在买房前应制订详细的资金计划主要包括的方面: 一、全款或贷款。 二、每月固定数额的贷款本金。 三、税费。 四、物业管理费。 五、初装费。 六、面积补差费。 七、其他杂费。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条,商品房现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售商品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