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庆波律师
山东-济南 山东鼎川律师事务所
入职20天,还在试用期,因单位和合作方的原因,该店被停业,被告知辞退。试岗七天无工资,试用期没有劳动合同,没有五险。现在工资还没有发,如果发工资,应该得到多少,可以得到哪些补偿,如果该公司没有给我相应
一、试岗七天无工资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你可以得到20天的工资。 二、根据你描述的被辞退的原因,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3款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还可以得到半个月的经济补偿。 三、缴纳社保和签订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员工入职1个月内办理,因你入职才20日,所以无法主张相关权益。 四、你现在最紧要的是搜集关于你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你与公司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考勤记录、工作牌、工作服等,还有可以通过电话录音方式搜集这方面的证据。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们公司有个员工,工作时间受伤,去医院的时候家属要求走工伤不走医保,说后续都可以报销,但是目前查了一下工伤报销手续很繁琐,员工住院期间所有费用都是我们公司承担的,钱也不多,如果不报销
首先,若员工被人社局认定为工伤,则公司作为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其次,若员工受伤情形构成伤残且级别较低的话,公司是需要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父母买了一套房子。还没有完成过户,原房主去世了。但钱已经付过了,也有合同,付给的是原房主。后来那套房子拆迁分到了我们房子。原房主的老婆和孩子现在不承认了,坚持说老人是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处置的房子,把我
不服二审判决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再审。 我国民事诉讼原则实行二审终审制,所以对终审结果不服的,不能再上诉,但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再审。 【法律依据】 《民诉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零五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准备的材料】 申请再审材料要求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提交以下材料(材料使用A4型纸): (一)再审申请书(提交份数为被申请人、原审其他当事人人数+五); (二)申请再审人是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申请再审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和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身份证明(个人代理的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律师代理的提交律师事务所函和律师执业证复印件); (三)原一审、二审、再审裁判文书或调解书复印件各五份,并提交原件予以核对; (四)在原审诉讼过程中提交的主要证据复印件; (五)支持申请再审事由和再审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复印件,以新证据申请再审的,应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新证据复印件。 (六)按照生效裁判文书的时间,申请再审人申请再审超过了法律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但申请再审人认为未超过申请再审期间的,应提交生效裁判文书的送达回证复印件或其他能够证明裁判文书实际生效日期的相应证据材料。 申请再审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有人身攻击等内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人民法院应将材料退回申请再审人并告知其补充或改正。经审查申请材料符合要求的,申请再审人应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一份和材料清单一式三份。
一个人开着他爸的摩托车酒驾,摩托车的牌照又是别人的,把我舅舅撞的右腿粉碎性骨折,恢复不了了,身上还有多处骨折,对方擦破了一点皮,麻烦问一下摩托车主人和牌照主人需要负责任吗?
一、侵权责任法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过错方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以上相关法律规定,车主将车辆借给他人只有在车主有过错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且是按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面试的时候签了合同,合同说是三个月后视情况转正,他口头说最长三个月, 现在转不了正,让我多实习一个月,还缴纳意外险,我该怎么办,要交么?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试用期限要根据劳动合同期限决定,需要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若试用期在上述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延长试用期。 意外险不属于五险一金,不是法定必须缴纳的保险,故有权拒绝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