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无效的合同还用还钱吗

合同纠纷 2025-05-09 09:29 标签: 无效合同
合同无效后,原则上需要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具体是否还款需结合合同性质、履行情况及过错责任综合判断。一、合同无效后的财产处理规则

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

合同无效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返还;无法返还的(如已消耗、灭失),需折价补偿。

例如:A向B借款10万元,借款合同因违法无效,B仍需返还10万元本金;若A用借款购买的物品已损坏,则需按市场价折价补偿。

过错方的赔偿责任

若一方过错导致合同无效(如欺诈、胁迫),需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双方均有过错的,按过错程度分担责任。

例如:C以虚假材料骗取D签订投资协议,合同无效后,D可要求C返还投资款并赔偿利息损失。

二、具体情形分析

借款合同无效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如案例中刘某某套取银行贷款转借牛某某,合同无效后,牛某某需返还实际收到的资金(203000元),并按过错承担利息损失(如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高利贷合同:若借款合同因高利无效,借款人仅需返还本金,超出法定利率的利息无需支付。

买卖合同无效

卖方需返还已收货款,买方需返还货物;若货物已使用,则折价补偿。

例如:E购买F的走私商品,合同无效后,E需退还货物,F返还货款;若货物已销毁,E按市场价补偿。

三、司法实践要点

返还范围以“实际取得”为准

法院仅支持返还实际收到的财产。例如,合同约定借款50万元但实际到账30万元,仅需返还30万元。

利息与损失处理

合同无效后,约定的利息条款无效,但可主张资金占用损失(如按LPR计算)。

例如:刘某某案中,法院判牛某某支付利息损失5593元(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四、操作建议

及时固定证据

保留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记录等,证明财产交付事实及损失金额。

协商优先

与对方协商返还方案,避免诉讼成本;若协商不成,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

注意诉讼请求

起诉时明确主张“返还财产”或“折价补偿”,而非“履行合同义务”。

总结:合同无效不等于不用还钱,需根据实际取得的财产、过错责任等因素确定返还义务。若涉及大额资金或复杂过错争议,建议委托律师制定诉讼策略,最大限度保障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李真律师

李真律师

北京声驰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建筑工程 房产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