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绩效工资劳动法怎么规定

劳动工伤 2025-05-10 10:22 标签: 绩效工资 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绩效工资的设定、发放和争议处理主要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约束,核心要点如下:

一、法律基本原则

按劳分配与同工同酬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绩效工资需体现员工实际贡献差异,禁止因性别、岗位等因素不公平对待。

企业自主权与民主协商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要求,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薪酬制度(如绩效考核规则)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确定。企业不得单方制定不合理考核标准。

二、绩效工资的实施要求

合同明确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绩效工资的发放标准、计算方式等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企业单方修改考核规则,需与员工协商一致

最低工资保障

绩效工资属于工资组成部分,但员工实际到手的月工资(含绩效)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合法支付与扣除

支付形式:必须以法定货币按月支付,不得以实物替代(《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

扣除限制:企业扣除绩效工资需有合法依据(如员工过失造成损失),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十条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周广存律师

周广存律师

河南众民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建筑工程 损害赔偿 劳动纠纷、公司法务、股权纠纷、行政诉讼、常年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