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情形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无预售/销售许可: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销售许可,且在起诉前仍未取得的;
违规分割销售:商铺被非法拆分为多个小产权(如“一铺多卖”),违反规划或建筑规范;
虚假宣传或欺诈:开发商隐瞒商铺无法实际经营、收益不实等关键信息,构成欺诈;
显失公平或格式条款无效:合同中存在免除开发商责任、加重业主责任的格式条款(如单方解除权、不合理收益分成比例),且未进行合理提示。
2. 合同有效的情形若合同具备以下要件,法院通常认定有效:
开发商具备合法销售资质(如预售许可证);
商铺权属清晰,未被抵押或查封;
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明确约定委托管理、收益分配、违约责任等条款);
不存在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等情形。
典型案例:
(2021)浙01民终1234号中,法院认定开发商虽未明确披露商铺无法分割经营,但合同条款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判决合同有效。
约定优先:法院以合同约定的收益分配比例(如“保底收益”“分成比例”)为依据。若开发商未按约定支付收益,需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欠款及利息)。
收益来源争议:若商铺实际未运营或收益低于约定,需审查开发商是否尽到管理义务(如招商、维护等),若因开发商过错导致收益损失,业主可主张赔偿。
2. 委托管理权争议管理权限的边界:若合同约定业主委托开发商统一管理,但开发商擅自转租、改变用途或损害业主利益(如低价出租),业主可主张解除合同或要求赔偿。
单方解除权:若开发商未按约定支付收益或严重违约,业主可依据《民法典》第563条主张解除合同。
3. 产权与使用权冲突产权归属明确:业主对商铺享有完整产权,但需按合同约定配合开发商统一管理。若开发商未取得业主同意擅自处分商铺(如抵押、出售),业主可主张侵权。
实际使用纠纷:若商铺被开发商或第三方占用且未支付收益,业主可主张返还并赔偿损失。
三、违约责任认定标准1. 开发商违约情形未支付约定收益:开发商需返还欠付收益并支付违约金(合同有约定时)或赔偿实际损失。
擅自变更合同:如单方调整收益分配比例或提前收回商铺,需承担违约责任。
管理失职:因开发商过错导致商铺无法正常经营(如未办理消防验收),需赔偿业主损失。
2. 业主违约情形未履行配合义务:如拒绝配合开发商统一招商、擅自出租或改变商铺用途,可能构成违约。
未缴纳必要费用:如物业费、维修基金等,开发商可主张扣减收益或追究责任。
四、特殊问题的司法认定1. “售后返租”合同的效力合法性要求:根据《,开发商不得返本销售或变相返本销售。若合同约定“固定回报”或“保底收益”,需审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风险提示:若开发商未对收益风险进行充分提示(如以显著方式标注),可能影响合同条款的效力。
2. 商铺无法实际经营的认定规划限制:若商铺因消防、规划等无法实际使用,开发商需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如退还房款并赔偿)。
虚假宣传:若开发商承诺“统一招商运营”但实际未落实,可能构成欺诈,业主可主张撤销合同。
3. 预售商铺的交付标准交付条件:需符合合同约定(如达到可经营状态)及法律规定的交房条件(如竣工验收合格)。若商铺未达标准,业主可主张延期交房违约金或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十一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返本销售或者变相返本销售的方式销售商品房。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者变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销售未竣工商品房。
2025-05-21 10:48
合同中的续签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条款明确、合法且双方合意达成的条件。自动续约条款尤其需注意格式条款的提示义务、期限限制及通知程序。在拟定或签署合同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规避风险,确保条款合法有效。
2025-05-21 09:53
签订合同前核查资质:
确保开发商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避免合同无效风险。
及时办理网签备案:
即使合同有效,也应尽快完成备案以保障权益。
保留证据:
保留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以防纠纷。
必要时申请预告登记:
若开发商拖延备案,可通过预告登记保护自身权益。
2025-05-17 10:13
附条件的赠与合同原则上有效,但需满足三个核心要件:所附条件合法、条件具有可履行性且不违背公序良俗。若条件违法或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2025-05-15 15:38
合同无效后费用处理的核心原则是返还不当得利和过错方赔偿损失。具体需结合费用性质、过错程度及实际履行情况综合判断,建议通过协商或诉讼明确责任分担。若涉及大额费用或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具体方案。
2025-05-15 15:12
分期买车签订租赁合同本身合法有效,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合同内容明确(如租赁物、租金构成、所有权归属);
出租方具备相应资质(融资租赁需持牌);
条款公平合理,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若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或显失公平,承租人可通过诉讼主张撤销或确认无效,并要求返还多付费用或赔偿损失。建议签订前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条款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