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协议明确约定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法院(例如:“争议由甲方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则该约定有效,但需遵守以下规则:
管辖权确定方式:原告可向任一约定法院起诉,若多个法院均立案,则以最先立案的法院取得管辖权。
法院的审查义务:若被告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法院需审查约定是否符合“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要求。若符合,则裁定由最先立案法院管辖;若不符合(如约定无实际联系的法院),则协议无效,按法定管辖处理。
(二)无效情形若协议约定的法院不符合法律规定,则管辖条款无效,例如:
约定两个以上无实际联系的法院(如约定与争议无关的第三地法院)。
违反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如约定基层法院管辖应由中级法院审理的案件,或约定非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
二、实务案例参考有效案例:
在(2020)最高法民辖终32号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认定协议约定“争议由甲方所在地或合同签订地法院管辖”有效,并以最先立案的法院为准。(2020)最高法民辖终32号
无效案例:
在(2019)京02民辖终117号案件中,因协议约定“争议由甲方所在地或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管辖”,但甲方所在地与争议无实际联系,法院认定该条款部分无效,仅认可海淀区法院的管辖权。(2019)京02民辖终117号
明确约定:
若选择多个法院,需确保所有约定法院均与争议有实际联系(如合同履行地、当事人住所地等)。
示例条款:“因本合同产生的争议,双方同意由甲方所在地或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管辖”。
避免歧义:
尽量约定单一管辖法院,以减少管辖权争议风险。
若需约定多个法院,建议明确优先顺序(如“首先由A地法院管辖,A地法院不受理的,由B地法院管辖”),但需注意部分法院可能仍以“最先立案”为原则。
审查法定限制:
不动产纠纷、港口作业纠纷、继承纠纷等专属管辖案件,不得通过协议排除专属管辖法院。
重大涉外案件或标的额过大的案件,需遵守级别管辖规定(如中级法院管辖标的额超5000万元的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三十五条 共同管辖
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5-05-22 10:22
商铺包租物业管理合同的效力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民法典》第143条的有效要件,尤其是商铺的合法性。若商铺具备合法手续且合同内容合法,则有效;若存在违法情形(如无证建筑),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建议在签订前进行法律审查,并参考类似案例(如上述案例)中的裁判规则。
如需进一步分析具体合同条款或个案细节,可提供更多信息以便针对性解答。
2025-05-22 09:48
1. 起诉状的法律意义
起诉状是启动民事诉讼的法律文书,其有效性不取决于案件最终胜负,而是取决于是否满足法定起诉条件。只要起诉状符合形式和实质要求,法院即应受理,起诉行为本身即合法有效。
2. 法院受理的法定条件
起诉状需满足以下条件,法院才会受理:
原告适格:起诉人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需提供被告姓名、身份证号、住址或单位等信息;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明确请求金额、事实经过及法律依据;
属于法院受案范围和管辖:承揽合同纠纷属于民事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2025-05-21 10:48
合同中的续签约定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条款明确、合法且双方合意达成的条件。自动续约条款尤其需注意格式条款的提示义务、期限限制及通知程序。在拟定或签署合同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规避风险,确保条款合法有效。
2025-05-21 10:19
产权式商铺纠纷的司法认定核心在于:
合同效力:审查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及是否显失公平;
履约行为:以合同约定为准,结合双方实际履行情况判断违约责任;
特殊问题:关注商铺实际使用、收益分配及开发商管理行为的合法性。
业主需通过充分举证证明合同条款的合法性及对方违约事实,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权益。
2025-05-21 09:53
签订合同前核查资质:
确保开发商已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避免合同无效风险。
及时办理网签备案:
即使合同有效,也应尽快完成备案以保障权益。
保留证据:
保留购房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以防纠纷。
必要时申请预告登记:
若开发商拖延备案,可通过预告登记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