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权利人依自己来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就发生相应法律效力,行使解除权的期限是除斥期间,不存在中断。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经对方催告源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2、超过期限未行使权利,即视为权利人同意在法定或约定的解除情形出现时继续履行合同,所以在原合同约定的情形下不可以再解除合同。
租赁合同提前解除的,会构成合同违约,租赁合同有约定的,按租赁合同约定赔偿,如果没有约定的,按实际损失进行赔偿。
民法典规定,合同如果是出现法定情形而解除的,例如一方延迟履行主要义务等,就需要履行催告程序。
民法典规定,未办理房屋抵押登记的,不影响抵押合同的效力,抵押合同依法成立的,就具有法律效力。
签订租赁合同后,如果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转租租赁物的,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赁合同。并且要求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
进行房屋买卖交易时,没人下房产证的,并不影响房屋买卖合同效力,但当事人另有约定除外。
民法典规定,赠与合同的违约责任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协商后在赠与合同中载明。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撤销。
赠与合同的赠与人有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所以赠与合同未实际履行,在财产转移前,赠与人可以任意撤销,但公益性和公证赠与除外。
房屋被保全后,房屋只能由被保全人使用,并且保全的房屋不能出租,出租保全房屋的,不得对抗申请执行人。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得出租: (一)属于违法建筑的; (二)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 (三)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签订的合同,如果相对人不追认的,该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主债务合同无效的,保证合同是主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所以保证合同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