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有可能判缓刑,但可能性不大,二审一般都是维持原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024-05-17 10:41
二审判决书的出具时间:
1.民事诉讼中:
(1)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一般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2.刑事诉讼中:
(1)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等,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审结期限可以延长二个月。
(2)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在五日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在宣告后立即发送判决书。
2022-09-06 15:05
二审很久没下来判决书,不是要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根据法律规定,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案件久拖不判的情况在各地法院都有,只有不超过法定期限作为当事人只有催促法官尽快结案;如果超过法定期限你可以投诉到院领导或上级法院及检察院。
案件审理完毕后,送达判决书还有一个过程,实践中也有个别故意拖延现象存在,建议你积极与办案法官积极沟通,不厌其烦的反复催促。
2022-08-09 13:57
从被执行人收到的二审判决书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内出现执行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则施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规定计算执行期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022-08-11 10:05
从被执行人收到的二审判决书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内出现执行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则施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规定计算执行期间。
2023-04-18 13:53
民事纠纷二审审限为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在存在特殊情况时,可以在上述时间为基础延长。具体案件中二审需要的时间以具体案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