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继承房子,但不能继承宅基地,如果想继承宅基地,除了要满足2个条件:1、户口迁至房子所在的村落;2、成为该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福利,所以“宅基地”本身就不属于“个人遗产”,所谓“继承宅基地”本质上也只是变更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权。不过宅基地上的房屋确实属于个人财产,所以有没有当地户口都不妨碍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是以户为单位,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原则,一户居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所以对于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作为个人的遗产继承,一直存在争议。不过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第三条第一款,严格落实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法律规定。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的,不予受理。从该规定来看,宅基地使用权是允许继承!因继承原因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不受一户一宅限制。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第六条,“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农村宅基地的,可按规定登记发证,在《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应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从这规定来看,即便继承人是城镇居民或者非本村集体成员的情况下,宅基地的使用权似乎是可以继承。虽然对于宅基地的问题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基本是确定的,那就是房产是可以继承!即便宅基地不能继承,但是继承了房产,也享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这种情况继承所得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待处于不可居住状态时,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2025-02-11 16:56
无论是否属于农村户口,都不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因为宅基地不是个人财产,不属于可以继承的遗产。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适用土地管理的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
2022-08-12 11:20
不可以。非农户口是不可以继承农村的宅基地与耕地的。
我国法律规定,农村村民取得宅基地的前提是其“村民”身份,村民首先要属于这一村集体才能取得宅基地。同时村民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所有权还是在村集体,村民不能随意处置宅基地。所以,宅基地不属于个人财产,也不是遗产,不能被继承。虽然宅基地不能被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屋是个人财产,可以被继承。
2024-09-13 10:39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无偿性、人身依附性及保障性,是一项特殊的用益物权,属于依法不能作为遗产的“特殊的财产”。
宅基地使用权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在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成员不得请求分割宅基地使用权,家庭个别成员的死亡,并不必然导致户的消灭,也就不会产生宅基地使用权的分割问题,无法形成死亡人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个人份额,自然谈不上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2024-12-25 09:17
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子女继承,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一般只有使用权。
子女有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权利,对于宅基地上面的房屋、附着物属于遗产的,可以继承。
如果要建造房屋需要向相关部门依法申请用地审批手续。
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农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个人只有使用权,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转让、出租。
实施村镇规划进行旧村、旧城改造需要调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应当服从。
2023-05-16 14:52
非农业户口是不可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申请人获得宅基地需要是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申请人在该村没有其他的宅基地;申请宅基地需要经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